经济日报 卢雅钰

多年服务新手父母的经验,发现父母对於孩子的保障规划常陷入两难,想给孩子最好,总希望所有保障能一次到位,但预算也希望花在刀口上。建议先保大再保小,是规划小孩保障应有的观念,在规划孩子保障时,别忘了同步检视父母自身保障是否足够,做好自身保障,才能在风险来临时不致影响家庭经济,弥补收入中断的风险,保障孩子生活无虞。

孩子随著成长阶段,会有不同的保障需求,加上医疗技术进步、保险商品与时俱进,规划前父母可先评估自己最担心孩子发生什么风险,及家庭对於该风险的承受能力如何?藉此厘清对孩子发生风险时的承受度,并依据风险发生的机率,及风险发生后产生医疗费用由多寡来规划。

小孩保障规划首重重大伤病险,并以附加实支实付型医疗险及手术/住院医疗险为辅,年纪小虽然罹患重大伤病的机率相对年长者低,但孩子一旦罹患重大伤病,产生的医疗费用却相对可观,父母除了支付医疗费用,还需花时间照顾与陪伴,透过保障规划转移风险,减低经济冲击,实支实付型医疗险理赔金,可直接减轻父母的压力,而手术及住院医疗险,提供定额的手术或住院给付,则可弹性运用在照顾孩子或购买营养补充品等费用支出上,减轻父母的压力。

另提醒,孩子成长阶段面临不同风险,保单需要每年检视调整,确保医疗技术持续进步下,孩子的医疗保障内容能跟上时代。

依孩子的成长历程,0岁至7岁从刚学会走路到学骑脚踏车,较容易发生如骨折等意外,该阶段应加强意外险日额、实支实付及骨折险保障。

而8岁至18岁青春期的孩子,因荷尔蒙及同侪效应等相对容易冲动、喜欢挑战,除检视意外险额度、意外失能保障外,家庭责任保险附加伤害保险以及特定意外多倍保障是不错的选择。

重大伤病险的保障范围也列有慢性精神疾病,依据卫生福利部公布2019年国人死因数据,自杀虽非十大死因之一,但却是青壮年(15岁至24岁)族群死亡原因第二名,因慢性精神病就医人数,也高居前三名,显示青少年的情绪容易被忽略,长期影响导致青少年慢性精神疾病发生,父母多关心青春期的孩子,遇课业与同侪间压力给予开导纾解,帮助孩子健康长大。

(本文由台湾人寿千聚通讯处业务主任卢雅钰提供,记者齐瑞甄整理)